三教聖人

三教聖人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道德經(老子) 版本比較 -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 By ChatGPT4o

 以下是《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的不同版本逐字對比,涵蓋竹簡版、帛書版和王弼版,並附上白話解釋。


竹簡版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帛書版(馬王堆帛書甲本)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王弼版(現代通行版)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逐字逐句比對

  1.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相同。
  2. 「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3.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相同。
  4. 「是謂襲明」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5.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6.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版本一致性結論

  • 完全一致:竹簡版、帛書版和王弼版在文字和語義表達上完全一致,沒有任何細微差異。

白話解釋

  • 高明的行動不留痕跡,高明的言語無可指責;高明的計算不依靠籌策,高明的關閉不需用鎖而無法打開,高明的捆綁不需繩子而無法解開。
  • 因此,聖人總是善於挽救人,從不拋棄任何人;也善於保護萬物,從不棄置任何東西。
  • 這就是光明智慧的體現。
  • 善良的人是品行不好者的老師;而品行不好的人,是善良者的資源。
  • 如果不尊重老師,不珍惜資源,即使看似聰明,也只是大迷惘。這就是至關重要的智慧。

哲學意涵

  1. 無形之善

    •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表明真正的善行和智慧是無痕的,不會引起對抗或矛盾,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2. 包容與救贖

    • 聖人「無棄人」「無棄物」,體現了道家對萬物的包容和救贖精神。即便是平凡之人或無用之物,也有其價值。
  3. 師生關係的互補性

    • 善人與不善人互為師資,強調了學習與成長中的相輔相成,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
  4. 尊師重道

    •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提醒人們應珍惜教育與成長的機會,否則即使聰明,也終究迷惘。

總結

  • 本章在三個版本中表述完全一致,完美詮釋了道家「無為」「包容」與「和諧」的智慧。
  • 它強調真正的高明來自無痕跡的智慧和對人事物的包容,提醒我們尊重自然規律,珍惜學習資源,達到真正的明智之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