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的不同版本逐字對比,涵蓋竹簡版、帛書版和王弼版,並附上白話解釋。
竹簡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帛書版(馬王堆帛書甲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王弼版(現代通行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逐字逐句比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 完全一致:三個版本在文字和語義上完全一致。
版本一致性結論
- 完全一致:竹簡版、帛書版和王弼版在文字表述和語義上完全一致,沒有任何細微差異。
白話解釋
- 「道」生出「一」(混元);「一」生出「二」(陰陽);「二」生出「三」(天地人);「三」再生出萬物。
- 萬物承擔著陰,懷抱著陽,通過陰陽之間的沖氣達到和諧。
- 人們厭惡的稱號如「孤」、「寡」、「不穀」,卻是王公自謙的稱呼。
- 所以,有時損失反而帶來增益,而增益反而會造成損失。
- 人們教導的智慧,我也教導:強橫暴烈的人,往往不得善終。這教訓將成為我的指導原則。
哲學意涵
生成論:道生萬物:
- 「道生一,一生二……」描繪了道家對宇宙生成的理解,從「道」到「一」(混沌)、到「二」(陰陽)、再到「三」(天地人)的演化,最終生成萬物。
陰陽調和:
- 「萬物負陰而抱陽」強調陰陽的平衡與和諧,這是自然界運行的基礎,也是人事運作的根本。
謙虛的智慧:
- 「孤、寡、不穀」是王公自謙的稱號,表明道家對謙遜之德的推崇,與權力的浮華形成對比。
損益轉化:
-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揭示了世事的辯證關係,提醒人們在追求利益和規避損失時,要看到背後可能的反向作用。
對強梁的批判:
- 「強梁者不得其死」警示強橫之人終將遭到惡果,倡導以柔克剛、謙遜自守的處世態度。
總結
- 第四十二章在三個版本中完全一致,文字和語義無差異。
- 本章闡述了「道」的生成與萬物的生化規律,強調陰陽和諧、謙虛之德以及損益的辯證觀,並對暴烈強橫行為提出批判,體現了道家智慧的核心理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