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16eb40100rby8.html
一、《宗鏡錄略講》:兩位佛儒前輩的啟示
四川萬縣鐘鼓樓有一位能緣老和尚,是清末到民國以來,禪宗的幾位大老之一,其中虛雲老和尚是名氣最大的。能源老和尚,我們去見他的時候,已經年紀很大,退休了,根本外人都不見了。他老人家一個人住在鐘鼓樓,鐘鼓樓也不是大廟,佛寺不像佛寺,他坐在那裡,抽個老古式的長煙筒,眼睛都睜不開的樣子。可是實在可怕喔!不能張開眼睛,他張開一看我們,我們心裡都顫一下。他兩個眼睛就像手電筒打開那麼閃一下、亮一下。我們一到,當然老規矩,先見老和尚,磕頭一拜。完了,他看到年輕人更客氣,說:“坐坐坐。”然後自己就去燒水泡茶。我們說:“太老師啊!您不應該給我們燒茶。”他說:“耶!你們年輕人不懂,我呀!萬行門中,不捨一法。”就是一句古話。禪宗經常用這一句話。還有下一句,“實際理地,不著一塵。”什麼叫實際理地?心性那個境界,空的。那個境界,一念都不能留,空都不能留。空留到了,就著一塵。“實際理地,不著一塵”,就是返本還源。但是你悟了道,在空境界,要起用呀!悟了道的人,你說:“我悟道了,格老子,你愛磕頭,你就拜吧!你愛拿錢就拿吧!”這是什麼道?“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所有皆空,起用的時候,“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舍什麼法?不拋棄任何一點善行。所以老和尚當時給我們這一印象非常深刻。現在你們年輕人,你來看我,你是客人呀!我來燒茶,當主人應該的。這就是“萬行門中,不捨一法”。這真是前輩的風範,就這麼一個動作、一句話,佛法都開示完了。又譬如當年我去看馬一浮先生,一代碩儒,當時我名片一遞進去,搞了半天,我坐在冷板凳上,心裡也差不多要起火了,你這個老頭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接著人家那個中門忽然打開了。古時候屋子的中門,平時是關到的,現在突然嘩地打開了,這才看到馬先生從中門出來,兩排的學生,列隊隨後而出,問哪位是南先生。這是大開中門迎接,弄得我趕快跪下。這一棒子打得我可厲害了,原來一肚子火,等那麼久,你擺什麼架子呢?原來人家是在裡頭隆重準備接待你,人家叫學生趕快穿衣服,跟我出去接客,而且平時都走偏門的,這次大開中門。馬先生和眾弟子從中門那個大禮迎賓地出來,一下我那個雙腿啊!不知膝之曲也!自己都不知道兩個腿會跪下來。請注意,年輕人啊!這都是我親自經驗的前輩的風範。那麼,馬一浮先生接見我的這個動作,就是《法華經》中佛說的不輕後學,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後生可畏”。並不是我可畏,而是人家對後生的期待重視。
二、《南懷瑾老師口述筆錄》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南懷瑾先生談馬一浮先生
(2011-06-10 10:54:41)
南懷瑾先生談馬一浮先生
-------------------------------------------------- ---------------- ---------
(一)志心學仙佛者,或為讀書求學問者,最易被“虛名”所誤。所謂“虛名”,是指一個人聽說某人很有學問,或傳說某人有道術的口頭榮譽,而實際上,此人並無甚麼真才實學,等於混世的窮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樣的可笑。人生一落“虛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誤己,漸次就貽誤他人了。凡被“虛名”自誤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了不起,終至於自我陶醉而發瘋。至於受他人“虛名”所害的人,往往會落於想像,越來越不切實際,甚之,會變成“我眼本明,因師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後果。所以古人有云“原來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氣多”的慨嘆!
(二)如果在常規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缽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飢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三)況且我的書或是自己已經過目,甚之是未經過目的講稿,在外界,在大陸,到處有許多盜版,錯誤百出,不但追訴無門,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豈只誤己誤人,實為罪過不小。當年在抗戰末期,我在四川樂山烏尤寺與馬一浮先生談論一個問題。馬先生說,他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我當時聽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當之處,心為不安。而今想來,對於馬先生的話確有同感! (四)現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齡,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確有“形居餘氣”之感,故對各方一切來信,及有所疑難問訊,一律視之生畏,實在沒有餘力一一作答,同時又沒有一個可以代筆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寧可得罪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虛名”、“虛譽”而托空妄語了!
(五)為此而特別請人筆錄代書致意,敬請見諒是幸。此祝大家平安!
(二)如果在常規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缽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飢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