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你小時候所聽所講的 "台灣話" 還記得多少,請保存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吧!
國語 ~ 台語
! !
好像 → 親像
作夢 → 眠夢
廁所 → 便所
順便 → 信沙
賄賂 → 黑西
岳母 → 丈姆
要在 → 馬治
薪水 → 月給
會面 → 面會
玉米 → 蕃麥
這邊 → 這平
醬油 → 豆油
貧窮 → 散赤
肚子 → 巴肚
老闆 → 頭家
男生 → 查哺
下巴 → 下懷
那裡 → 叨位
陽宅 → 厝胎
尺寸 → 寸尺
颱風 → 風颱
洗髮 → 洗頭毛
木匠 → 木象
趕快 → 卡緊呢
么子 → 萬仔子
麻雀 → 厝鳥仔
長椅子 → 椅療
文盲 → 青瞑牛
很甜 → 包甜喔
商人 → 生理人
了不起 → 真熬
空心菜 → 應菜
密餞 → 鹹酸甜
攤位 → 格仔位
很不爭氣 → 漏氣
剪髮 → ㄍㄚ 頭毛
洗澡 → 洗身軀
偶而 → 三不五時
有時候 → 有時陣
嚇一跳 → 驚一趒
我不要 → 阮無愛
仲介業 → 牽溝仔
腎臟病 → 腰子病
很神氣 → 真搖擺
爛泥巴 → 洛克靡
來幫忙 → 湊腳手
聽不懂 → 聽嘸啦
亂講話 → 畫虎爛
削鳳梨 → 殺鳳梨
小鴨子 → 鴨眉仔
我的丈夫 → 阮尪
火車站 → 火車頭
有偏見 → 大小目
很早 → 七早八早
發瘋 → 起俏抓狂
擴音器 → 放送頭
漫畫書 → 尪仔冊
羞羞臉 → 不使鬼
很有趣 → 真厝味
沒出息 → 無出脫
婦入害喜 → 病子
炒烏賊 → 炒花枝
鮮紅色 → 紅吱吱
小孩子 → 囝仔兄
蒸慢一點 → 慢慢炊
又黑又瘦 → 黑乾散
我的太太 → 俺仔子
不要嫌棄 → 嘸棄嫌
不知羞恥 → 不見俏
哀聲嘆氣 → 吐大哮
桌子 → ㄉㄨㄛˋ啊
傻瓜 → 空仔
灰心 → 失志
不能 → 抹凍
女性 → 查某
檳榔 → 菁仔
發誓 → 舊抓
不過 → 不擱
手腳 → 腳手
中暑 → 熱到
熱鬧 → 鬧熱
早點 → 早當
蝸牛 → 露螺
太太 → 牽手
流浪 → 漂泊
警告 → 放聲
岳父 → 丈人
姐姐 → 內尚
哥哥 → 逆尚
仍然 → 猶原
陀螺 → 干樂
母豬 → 豬母
鍋子 → 鼎啊
胰臟 → 腰尺
院子 → 門口庭
胡說 → 黑白講
很胖 → 肥卒卒
口袋 → 六袋子
魚翁 → 釣魚翁
太擠了 → 擠燒
還好 → 好佳在
連襟 → 大小仙
回來 → 返來去
西裝 → 西米洛
租房子 → 稅厝
趕不上 → 赴市
捲頭髮 → Q毛
鬧情緒 → 漲龜
拜託 → 姑ㄐㄧㄚˇ
好使喚 → 好央甲
吹牛 → 吹雞歸仔
很努力 → 真拼死
甲狀線腫 → 大安歸
很可愛 → 真古椎
翻筋斗 → 爬騏驎
很可惡 → 真酷刑
收音機 → 拉機歐
謝謝您 → 真多謝
撲克牌 → K起網
沒辦法 → 無法度
毛線衣 → 蓬紗衫
不很遠 → 無外遠
圖書紙 → 畫圖紙
喜歡哭 → 愛哭神
米糕 → 筒仔米糕
富有的人 → 好額人
流眼淚 → 流目屎
想挨揍 → 皮在癢
遺產 → 祖公仔屎
很陌生 → 真生份
有很多 → 有真多
看不見 → 無凍看
下一次 → 後一擺
很多年 → 真坐年
有希望 → 有嗯望
聽不懂 → 我聽嘸
切西瓜 → 剖西瓜
命很苦 → 歹命人
捉迷藏 → 閹咯雞
很討厭 → 真賭爛
技術犯規 → 偷吃步
食慾不好 → 壞嘴斗
養家活口 → 飼某子
會不會痛 → 敢抹痛
不好意思 → 真歹勢
成群結黨 → 結歸群
頭上生瘡 → 臭頭
駝背 → 溫龜
丈夫 → 翁婿
上帝 → 天公
香腸 → 煙強
打架 → 燒打
按摩 → 捉龍
他家 → 因叨
耳環 → 耳交
夥計 → 辛勞
腸胃 → 胃腸
香菜 → 緣雖
隨便 → 沁菜
現在 → 這嗎
遊戲 → 七逃
太陽 → 日頭
提攜 → 牽成
很好 → 扭桌
絲瓜 → 菜瓜
老師 → 先生
眼鏡 → 目鏡
模板 → 板模
感冒 → 冷到
花生 → 土豆
奉承 → 捧爛扒
扒手 → 剪溜仔
公墓 → 墓仔埔
蘿蔔乾 → 菜埔
挖土機 → 怪手
很激動 → 抓狂
抽筋 → 究筋
農夫 → 做世人
潛水 → 藏水味
冰棒 → 枝仔冰
幫忙 → 湊三工
吃稀飯 → 吃靡
打火機 → 賴打
打瞌睡 → 杜龜
對不起 → 真失禮
小孩 → 猴死囝仔
難怪他 → 莫怪伊
好的辦法 → 好步數
舊房子 → 古早厝
禁不住 → 擋末條
一起吃 → 公家吃
頭暈暈 → 黑暗暈
西裝頭 → 海結頭
有前途 → 出頭天
別理他 → 嘜搓伊
很調皮 → 真狗怪
剛剛好 → 嘟嘟好
大白菜 → 包心白
謝謝您 → 真勞力
捉蜻蜓 → 黏田嬰
不要埋怨 → 嘜怨嘆
很會裝 → 真假仙
很冷 → 活買冷死
很熱 → 燒甲買死
跌一跤 → 跋一倒
雞屁股 → 雞尾椎
很穩定 → 穩搭搭
很漂亮 → 水噹噹
台灣話 → 河洛話
很乾脆 → 阿沙力
船員 → 行船的人
貪吃的人 → 餓鬼
怕摔死 → 驚跋死
出差去 → 去出張
愛管閒事 → 雞婆
正在流行 → 當時行
天還沒亮 → 天抹光
臀部著地 → 當卡倉
怕人知道 → 驚人知
慢慢的吃 → 款款吃
不必再說 → 唔免講
原諒 → 赦免
生育 → 生囝
撲滿 → 錢筒
月亮 → 月娘
屁股 → 腳蒼
死亡 → 過身
客人 → 人客
塞車 → 踼車
行家 → 仙角
嫌棄 → 棄嫌
青蛙 → 水雞
回來 → 當來
下雨 → 落霍
蒼蠅 → 雨神
吝嗇 → 凍霜
很好 → 真讚
商量 → 參詳
房租 → 厝稅
兒子 → 後生
抹布 → 桌布
腎臟 → 腰子
掃墓 → 焙墓
南瓜 → 金瓜
搥 → 鐘
很暗 → 暗摸摸
屋頂 → 厝尾頂
膝蓋 → 腳頭屋
這一次 → 這擺
親家母 → 生姆
很瘦 → 三比八
娘家 → 外家厝
水泥 → 紅毛土
講故事 → 講古
抽香煙 → 呷煙
大的碗 → 碗公
不知道 → 不知影
小母雞 → 雞ㄋㄨㄚˇ
工具 → 傢私頭仔
真倒霉 → 有夠哀
燒焦的飯 → 鼎屁
泥水匠 → 塗水獅
會再來 → 擱再來
燒焦了 → 臭火乾
他不要 → 伊無愛
很可惜 → 真無彩
怕什麼 → 驚三小
不會像 → 總無像
沒辦法 → 無法度
空罐頭 → 銅廣仔
異鄉人 → 出外人
補胎 → 補破輪子
一眨眼 → 目一逆
豬的內藏 → 下水
歪辦法 → 垃圾步
想不通 → 想枺曉
小公雞 → 秋雞角
衛生衣 → 身底衫
理髮廳 → 剃頭店
推高機 → 豬哥機
很浪費 → 真討債
父母親 → 是大人
很悲慘 → 拖屎連
不一定 → 無竹殼
螢火蟲 → 火金姑
試試看 → 試看嘜
爆竹聲 → 炮仔聲
不必客氣 → 麥厚禮數
向後跌倒 → 倒向仰
浪費時間 → 無采工
床舖旁邊 → 眠床墘
頭部著地 → 倒頭栽
我的姐姐 → 阮姊仔
趕快回去 → 緊轉去
不穩重 → 無竹無定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三教聖人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轉載: 談擇師的兩封信/南懷瑾老師
http://www.sfzt.org/forums/forums/6/topics/2351
談擇師的兩封信/南懷瑾老師
(一)志心學仙佛者,或為讀書求學問者,最易被「虛名」所誤。所謂「虛名」,是指一個人聽說某人很有學問,或傳說某人有道術的口頭榮譽,而實際上,此人並無什麼真才實學,等於混世的窮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樣的可笑。
人生一落「虛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誤己,漸次就貽誤他人了。凡被「虛名」自誤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了 不起,終至於自我陶醉而發瘋。至於受他人「虛名」所害的人,往往會落於想像,越來越不切實際,甚之,會變成「我眼本明,因師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後果。所以古人有云:「原來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氣多」的慨嘆!
(二)如果在傳統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缽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 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
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饑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況且我的書或是自己已經過目,甚之是未經過目的講稿,在外界,在大陸,到處有許多盜版,錯誤百出,不但追訴無門,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豈只誤己誤人,實為罪過不小。
當年在抗戰末期,我在四川樂山烏尤寺與馬一浮先生談論一個問題。馬先生說,他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我當時聽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當之處,心為不安。而今想來,對於馬先生的話確有同感!
(四)現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齡,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確有「形居餘氣」之感,故對各方一切來信,及有所疑難問訊,一律視之生畏,實在沒有餘力一一作答,同時又沒有一個可以代筆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寧可得罪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虛名」、「虛譽」而托空妄語了!
(五)為此而特別請人筆錄代書致意,敬請見諒是幸。
此祝
大家平安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
2010年1月22日來函《禪七法會申請書》收悉。已稟告南師。
南師囑秘書室代筆答復如下:
一、來信他們讀給我聽了。大家都說向我求法,我也沒有認為自己開悟得道了,也沒有認為自己在弘揚佛法,也沒有所謂的山門,也不收弟子,幾十年都是如此。所有我所知道的,在書上,都講完了。你們自己讀書發生這種見解,是你們自己上當受騙。
二、所謂“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你們有何問題自己去研究經典,為何一定要找個人崇拜依賴呢?我九十多歲了,已經很累了,沒有精神應酬那麼多人啊。
三、太湖大學堂不是宗教團體,不提倡宗教。是為了研究教育文化而開辦,也沒有常規招生。有緣的好朋友,合條件的,一起做研究而已。偶然有緣來旁聽的,出去說是參與了什麼什麼班,都是他們自己叫的。我來這裡也是掛單的。
四、 你們是小說故事看多了,什麼斷臂求法,程門立雪,還有不見面就跳河的,還有要跳樓的,想長跪不起的,這不是威脅嗎?哪裡是求法,於做人做事合理嗎?不是說學佛嗎?心理上都在強迫人家,變成威脅,都在自欺欺人。我是九十多歲的人了,你們非要威脅人家拜師,這也是求道嗎?你們都是知識分子,怎麼做這種事?
五、我從來不想做什麼大師,不想收徒弟,也沒有組織,更沒有什麼所謂“南門”。
六、你們以為拜了老師就會得道?就會成佛?當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嗎?真是莫名其妙!口口聲聲求法渡眾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從平凡做人做事開始磨練吧,做一份正當職業,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諸己,磨練心智,轉變習氣,才有功德基礎。否則就成了不務正業,活在幻想的虛無縹緲中罷了。修行重點首在轉變心理習氣,修習定力是輔助。人貴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覺。功德夠了,自己會開發智慧。
七、你們找我學佛修道,我九十多歲了,還沒找到一個真仙真佛,你們找我有什麼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書只是做學問而已,你們不要上當受騙,那些書中,《論語別裁》是中心。
你們要學禪,揚州高旻寺、西安臥龍寺、福建大雪峰都在打禪七,很多寺廟也都在修禪堂,你們怎麼不去那裡呢?我並沒有弘揚禪。所謂曾經有個禪修班,是偶然機緣,某大學登記的校友讀書會組織的,經該大學領導認可,對每個人有嚴格資格考察的,轉來一起做了幾天研究而已。結束之後又怎樣呢?還不是要回去老老實實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練心智、轉變習氣嗎?路當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從自己起心動念處檢點,才是智者所為,也是修行核心。眼睛向外看,怨天尤人,崇拜偶像,依賴他人,玩弄境界,都是自欺欺人!
………………………………………………………
附:這是懷師於1964年在台灣時,對自己反思的詩。
自訟恥為師四絕示諸子
慚爲儒師
微言大義有沉哀。王霸儒冠盡草萊。
用舍行藏都不是。耻爲師道受人推。
慚爲道師
玄微不識有無功。致曲難全世異同。
兵氣未銷丹未熟。耻爲師道立鴻蒙。
慚爲禪師
拈花微笑付何人。一會靈山迹已陳。
拄杖橫挑深夜月。耻爲師道頌同真。
慚爲人師
四壁依空錐卓難。夔蚿鵬鷃總無安。
時流吾猶趨溫飽。萬壑風吹隨例看。
微言大義有沉哀。王霸儒冠盡草萊。
用舍行藏都不是。耻爲師道受人推。
慚爲道師
玄微不識有無功。致曲難全世異同。
兵氣未銷丹未熟。耻爲師道立鴻蒙。
慚爲禪師
拈花微笑付何人。一會靈山迹已陳。
拄杖橫挑深夜月。耻爲師道頌同真。
慚爲人師
四壁依空錐卓難。夔蚿鵬鷃總無安。
時流吾猶趨溫飽。萬壑風吹隨例看。
雲林記南師開示:
“覓師要先看他的戒體是否清淨,再察他的智慧修行如何,否則就是造業!”
《維摩詰經》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修道成就的標准,真悟了道的人,就具備這些條件。大家學佛不要狂妄,自己拿每一條來對一下,能做到深達實相嗎?能做到善說法要嗎?能做到辯才無滯嗎?能做到智慧無礙嗎?拿智慧無礙來講,我們這裡學佛的幾位,在社會上一般都覺得是智慧很高的,但是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處處在障礙,可是還覺得自己了不起,狂妄無知啊!造的是很糟糕的因!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轉載: 五千年文明沉澱的10大智慧,都是人生大境界
http://www.soundofhope.org/b5/2017/04/26/n841442.html
五千年文明沉澱的10大智慧,都是人生大境界
十大智慧
厚積薄發
君子慎獨
大智若愚
淡泊明志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壹'傲'字。”漢代劉安《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人最容易在自己最自負的那方面“掉鏈子”,出醜丟人。
1 大智若愚 勿恃聰明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蘇軾在《賀歐陽少帥致仕啟》里也說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 “若愚”,已進入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還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此機會,斗膽請求大王賜給我田園,作為我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回朝請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應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勸告王翦,不可如此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動聲色地支開左右,這才對手下心腹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壹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懷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2 淡泊恬適 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也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淡泊,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看窗外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這壹幅對聯,是明朝陳眉公《幽窗小記》裡面著名的壹句,意思說的是: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壹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的應有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這樣的平和心境,這樣的淡泊自然,誰都可以擁有的境界,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人無志不立,奢華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自古英才出於寒門,正是由於家境一般,享樂誘惑就少,知道世事生活不容易,寒門之子自然會早早立志,發奮努力。
3 滴水穿石 貴在堅持
早在《漢書·枚乘傳》就有了“滴水穿石”的類似說法,“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中就出現了這個成語: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中就出現了這個成語:
宋朝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壹天,他看見小吏從府庫慌張出來,頭巾下藏着壹文錢。下令拷打。小吏不服:“壹文錢算什麼!你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有個明末清初歷史學家談遷着書的故事,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讓人感動。
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28歲,他的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壹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
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他長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
豈料兩年後,清順治四年(1647年)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
順治十年(1653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迹,加以補充、修訂,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4 厚積薄發 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嘗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極艱難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等待時機,還要經受失敗、挫折的一次次的打擊,所以沒有充分的積累,貿然妄動,結果只能是失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壹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覽天下事物,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就是要“厚”;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鑽研事物之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就是要“積”;只有“厚積”了才會有第三境界的“驀然回首”,即“薄發”。
以柔克剛的態度是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剛勁的東西不壹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5 海納百川 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大的文明體系都是包容、融合眾多子文明形成的。中華文明的初期的“諸夏”與“夷狄”,農業文明不停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衝擊、碰撞、融合,後來佛教傳入,古印度文明的壹部分逐漸融入中華文明;西方文明本就是兩希文明,即古希臘文明和古希伯來文明的結晶,融合了古希臘的理性、科學精神、民主傳統,猶太宗教,還有古羅馬的法治傳統。
這兩大文明之所以大,並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
6 戒驕祛躁 平等待人
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的態度,同時也是老子“輕則失本,躁則失君”、“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的思想。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壹’傲’字。”漢代劉安《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人最容易在自己最自負的那方面“掉鏈子”,出醜丟人。
在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這名字的由來是有一個故事的。
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北京朝廷任職時,有一年張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鄰居因建房佔地鬧起糾紛,互不相讓。
張家的人便給當大官的張英寫信講了此事,請他出面干涉。張英看信後,並沒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壓鄰居,而是回信說:“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完,便主動讓出三尺空地。鄰居也深受感動,也將牆退回三尺,兩家和好如初,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張英的大度和氣量至今傳為美談。
7 涵養心性 誠敬存之
道家的涵養心性,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因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壹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
儒家在涵養心性方面下功夫,用誠用敬,宋代大儒程頤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己。”
“體仁”就不是一個純思辨的問題了,需要“踐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實踐,途徑就是“存誠”和“居敬”。
存誠,就是對事物長期永恆的激情,居敬則是對事物要有發自內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結合,才能有學習鑽研的動力,以這樣的精神,才能格萬物而知天理。
對待事情淺嘗輒止,敷衍了事,是壹生碌碌無為的行為表現,瞄準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後藉助實實在在的路徑,壹步壹個腳印的往前走,並且對過程存誠存敬,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冒進,不退縮,並且又不失激情。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後事天,先渡己而後渡人,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8 君子慎獨 唯德感天
“君子慎獨”出自《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是一種品德,一種精神,一種坦蕩,一種偉岸。說起慎獨,不僅是先哲們追求的目標,就是今天處在喧囂複雜、物慾橫流社會裡的人們,慎獨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獨是壹種智慧,壹種謙虛,壹種淡定。壹種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渴望。慎獨就是在默默無聞和無私奉獻中,體會着生命的樂趣,而不是在張揚下吹噓着自己,貶低着他人。慎獨是心靈的井然有序,只有這樣的生命才是美麗與永恆的。
慎獨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操。感受慎獨這份情懷,人生的苦惱都會被拋到九霄雲外。我們都會在自我陶醉中得之坦然,失之泰然,並且感受生命的恬然。只有具有慎獨精神,才有寬容與禮讓,才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正是由於缺乏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有人用自己的靈魂和人格作抵押而求壹勞永逸,卻不願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進行創造性的投資,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也正是由於沒有慎獨的境界,於是有了貪官污吏。
東漢楊震是個廉潔的官員,他從荊州赴東萊郡(今山東省掖縣)當太守,途中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是楊震當荊州刺史時提拔起來的官員。
王密為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夜裡懷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見。楊震見狀就對這位門生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呢?”王密回答:“沒關係,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認真地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說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離去。
這就是“楊震四知”的典故。
9 大道至簡 淳樸自然
大道至簡,是中國哲學重要命題。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終極真理。
《易》之“三義”包括:簡易、不易、變易。這“三義”概括起來就是“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人往往追逐過多的外部慾望,忘卻了自己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其實生活是簡單的。
《莊子·天地篇》中講了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遊歷,返回晉國,經過漢水的南沿,見壹老丈正在菜園裡抱着水瓮澆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子貢對他說:“有壹種機械可以讓妳省力氣,用木料加工成機械,後面重而前面輕,提水就像從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猶如沸騰的水向外溢出壹樣,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橰(古代的槓桿工具)。”
種菜的老人變了臉色譏笑着說:“我從我的老師那裡聽到這樣的話,有了機械之類的東西必定會出現機巧之類的事,有了機巧之類的事必定會出現機變之類的心思。機變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麼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純潔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齊備;純潔空明的心境不完備,那麼精神就不會專壹安定;精神不能專壹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會充實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妳所說的辦法,只不過感到羞辱而不願那樣做罷了。”
10 上善若水 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壹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曾國藩九江一戰,被石達開打得大敗,苦心經營的水師全軍覆滅,傷心之下,投湖自殺,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親去世,曾國藩回家守孝,鬱鬱寡歡。
他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自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卻不能見容於湘贛官場?為什麼對皇上忠心耿耿,卻招來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連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為什麼處處遵循國法、事事秉公辦理,實際上卻常常行不通?
他心裡充滿着委屈,心情鬱結不解,日積月累,終於釀成大病。壹天他的弟弟告訴他,有個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壹試。老和尚聽說來人是曾國藩,連面都沒見,寫了壹張紙條給他。曾國藩打開壹看:“黃老治心病”。曾國藩心想:“儘管《道德經》我都會背誦,也不妨再好好研究壹下”。
曾國藩一邊反覆閱讀《道德經》,一邊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來的挫折,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終於探得了這部道家經典的奧秘。
這部貌似出世的書,其實全是談的入世的道理。只不過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
來源:應天書院
責任編輯:陳雯韻
轉載: 南懷瑾先生談馬一浮先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16eb40100rby8.html
一、《宗鏡錄略講》:兩位佛儒前輩的啟示
四川萬縣鐘鼓樓有一位能緣老和尚,是清末到民國以來,禪宗的幾位大老之一,其中虛雲老和尚是名氣最大的。能源老和尚,我們去見他的時候,已經年紀很大,退休了,根本外人都不見了。他老人家一個人住在鐘鼓樓,鐘鼓樓也不是大廟,佛寺不像佛寺,他坐在那裡,抽個老古式的長煙筒,眼睛都睜不開的樣子。可是實在可怕喔!不能張開眼睛,他張開一看我們,我們心裡都顫一下。他兩個眼睛就像手電筒打開那麼閃一下、亮一下。我們一到,當然老規矩,先見老和尚,磕頭一拜。完了,他看到年輕人更客氣,說:“坐坐坐。”然後自己就去燒水泡茶。我們說:“太老師啊!您不應該給我們燒茶。”他說:“耶!你們年輕人不懂,我呀!萬行門中,不捨一法。”就是一句古話。禪宗經常用這一句話。還有下一句,“實際理地,不著一塵。”什麼叫實際理地?心性那個境界,空的。那個境界,一念都不能留,空都不能留。空留到了,就著一塵。“實際理地,不著一塵”,就是返本還源。但是你悟了道,在空境界,要起用呀!悟了道的人,你說:“我悟道了,格老子,你愛磕頭,你就拜吧!你愛拿錢就拿吧!”這是什麼道?“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所有皆空,起用的時候,“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舍什麼法?不拋棄任何一點善行。所以老和尚當時給我們這一印象非常深刻。現在你們年輕人,你來看我,你是客人呀!我來燒茶,當主人應該的。這就是“萬行門中,不捨一法”。這真是前輩的風範,就這麼一個動作、一句話,佛法都開示完了。又譬如當年我去看馬一浮先生,一代碩儒,當時我名片一遞進去,搞了半天,我坐在冷板凳上,心裡也差不多要起火了,你這個老頭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接著人家那個中門忽然打開了。古時候屋子的中門,平時是關到的,現在突然嘩地打開了,這才看到馬先生從中門出來,兩排的學生,列隊隨後而出,問哪位是南先生。這是大開中門迎接,弄得我趕快跪下。這一棒子打得我可厲害了,原來一肚子火,等那麼久,你擺什麼架子呢?原來人家是在裡頭隆重準備接待你,人家叫學生趕快穿衣服,跟我出去接客,而且平時都走偏門的,這次大開中門。馬先生和眾弟子從中門那個大禮迎賓地出來,一下我那個雙腿啊!不知膝之曲也!自己都不知道兩個腿會跪下來。請注意,年輕人啊!這都是我親自經驗的前輩的風範。那麼,馬一浮先生接見我的這個動作,就是《法華經》中佛說的不輕後學,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後生可畏”。並不是我可畏,而是人家對後生的期待重視。
二、《南懷瑾老師口述筆錄》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南懷瑾先生談馬一浮先生
-------------------------------------------------- ---------------- ---------
(一)志心學仙佛者,或為讀書求學問者,最易被“虛名”所誤。所謂“虛名”,是指一個人聽說某人很有學問,或傳說某人有道術的口頭榮譽,而實際上,此人並無甚麼真才實學,等於混世的窮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樣的可笑。人生一落“虛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誤己,漸次就貽誤他人了。凡被“虛名”自誤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了不起,終至於自我陶醉而發瘋。至於受他人“虛名”所害的人,往往會落於想像,越來越不切實際,甚之,會變成“我眼本明,因師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後果。所以古人有云“原來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氣多”的慨嘆!
(二)如果在常規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缽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飢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三)況且我的書或是自己已經過目,甚之是未經過目的講稿,在外界,在大陸,到處有許多盜版,錯誤百出,不但追訴無門,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豈只誤己誤人,實為罪過不小。當年在抗戰末期,我在四川樂山烏尤寺與馬一浮先生談論一個問題。馬先生說,他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我當時聽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當之處,心為不安。而今想來,對於馬先生的話確有同感! (四)現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齡,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確有“形居餘氣”之感,故對各方一切來信,及有所疑難問訊,一律視之生畏,實在沒有餘力一一作答,同時又沒有一個可以代筆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寧可得罪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虛名”、“虛譽”而托空妄語了!
(五)為此而特別請人筆錄代書致意,敬請見諒是幸。此祝大家平安!
(二)如果在常規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缽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飢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易與中醫 (一) (瑞士) - 何國棟
http://www.sageea.com/mavista/cms/ch/home/29235/%5B%E8%AC%99%E8%99%9B%5D---%E6%95%85%E3%80%8A%E6%98%93%E3%80%8B%E6%9B%B0%EF%BC%9A%E3%80%8C%E6%9C%89%E4%B8%80%E9%81%93%EF%BC%8C--%E5%A4%A7%E8%B6%B3%E4%BB%A5%E5%AE%88%E5%A4%A9%E4%B8%8B%EF%BC%8C--%E4%B8%AD%E8%B6%B3%E4%BB%A5%E5%AE%88%E5%9C%8B%E5%AE%B6%EF%BC%8C--%E5%B0%8F%E8%B6%B3%E4%BB%A5%E5%AE%88%E5%85%B6%E8%BA%AB%EF%BC%8C%E8%AC%99%E4%B9%8B%E8%AC%82%E4%B9%9F%E3%80%82%E3%80%8D--%EF%BC%88%E5%8D%B7%E5%9B%9B%E5%8D%81%E4%B8%89-%E8%AA%AA%E8%8B%91%EF%BC%89
[謙虛] 故《易》曰:「有一道, 大足以守天下, 中足以守國家, 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卷四十三 說苑)
2014 年 06 月 23 日
[謙虛]
故《易》曰:「有一道,
大足以守天下,
中足以守國家,
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卷四十三 說苑)
大足以守天下,
中足以守國家,
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卷四十三 說苑)
(白話)《易經》上說:「有一個道理,能按著去做,大能保住天下,中能保住國家,小能保全自身,這道理就是謙虛。」
《論語》中「束脩」一詞釋義商榷
《論語》中「束脩」一詞釋義商榷
https://read01.com/JMJLog.html
https://read01.com/JMJLog.html
「束脩」一詞在《論語》中僅出現一次,然自東漢鄭玄起,迤邐至清,一千七八百年間,三千經傳注家對其的理解卻頗多歧義,僅程樹德先生的《論語集釋》一書就引了各家各派關於「束脩」一詞的闡述不下六種。
雖然各學者和注家對「束脩」一詞的註疏不盡相同,但歷史地概括一下,主要的觀點不外乎三種:
(一)「束脩」指物,也即束脯,由此衍發,又泛指致師之薄禮。如,《論語集解義疏》引江熙曰:「古以贄見,脩,脯也。孔注雖不雲脩是脯,而義亦不得離脯也。」(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解經》:「言人能奉禮自行束脩以上而來學者,則吾未曾不誨導,皆教誨之也。」(魏何晏集解、宋邢昞疏)《論語正義》:「修與脩同。謂以脩為贄,見其師也。」(清劉寶楠撰)
(二)「束脩」為束帶修飾,因與人的裝飾有關,故此代稱人或人的年齡。孔安國、鄭玄、何晏等皆持此說。如《論語鄭氏注》:「束脩謂年十五以上也」。《論語集釋》黃氏後案:「自行束修以上,謂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帶脩飾之禮」。
ADVERTISEMENT
(三)「束脩」為約束修飭,也即潔身修行之意。包慎言《溫故錄》:「自行束脩以上,謂自知謹飭砥礪而學日漸進也。」康有為《論語注》:「束,約也;修,治也。束身修行,震無咎者,存乎悔。」
上述各說中,尤以第一說最有影響。自從宋儒朱熹說過「脩,脯也。十脡為束。古者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脩其至薄者。」(見朱熹《論語集注》)以後,由於南宋以來朱熹在學術界的特殊地位,朱熹之說遂成為「正統」的主流說,而其他諸家之說則日見其式微或竟湮沒無聞了。直至於今,朱熹的這一解說仍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在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還是在釋字詞頗有權威的《漢語大詞典》、《辭海》中,對於「束脩」一詞的闡釋都直接承繼了朱熹的觀點:束脩,即「古代入學敬師的禮物」。
束脩一詞,就其本義而言,釋為「束脯」並無不妥,然而仔細品味,總覺得把這一解釋用之於「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一話的理解上並不十分恰當。且不論其他,孔子既能被後世歷代學者尊稱為「聖人」和「賢人」,應該不會「苟有禮來」,才「無不有以教之也」;更何況孔老夫子又十分注重「仁」、「愛」。當然,這畢竟還是我的一家之言。至於「束脩」究竟是指從師之禮還是表受學年齡又抑或指代其它,仍需進一步的論證和辨析。
ADVERTISEMENT
一、「脯脡」說辨
以朱熹為代表的「致師之禮——十條幹肉」說,主要是因形見義,即以字形為基礎來解釋」「束」、「脩」二字。如釋「脩」,《說文》:「脯也,從肉。」而脯者,干肉也。」清阮元等編撰的《經籍纂詁》(卷二十六)引《釋名·釋飲食》說:「脯,又曰脩。脩,縮也,乾燥而縮也。」又,《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脩,脯也。」
再如釋「束」:《說文》:「縛也,從口木。」在此「束」充當由動詞轉化而來的量詞,如《儀禮·聘禮》「釋幣到玄纁,束奠於幾下。」鄭玄註:「凡物十曰束」。
束與脩相結合成一個詞,其義如《禮記·少儀》疏所說:「束脩,十脡脯也,以非一脡,故曰束之」。宋邢昞在《論語義疏》中以與《論語》相距時間較近的《禮記》、《穀梁傳》為證,使這一解說粗看似能成立。其言:「書傳言束脩者多矣,皆謂十脡脯也。《檀弓》曰:『古之大夫,束脩之問不出竟。』《少儀》曰:『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穀梁傳》曰:『束脩之問,不行竟中。』是知古者持束脩以為禮。」
ADVERTISEMENT
但是「束脩」一詞在今人所編的《漢語大詞典》中就有六個義項,可見不同語境中的「束脩」,其含義必有所差池。《四書剩言》就說「夫天下詞字相同者多有,龍星不必是龍,王良又不必是星,必欲強同之,謬矣。」而在本句中,「束脩」有「行」字在前,有「以上」字在後,若定作物解雖也可曲為釋通,但由於只單純地、斤斤於束脩二字的詁訓,而未從句中各詞語相互關係、從孔子的處世之道、從當時的民俗風情中去把握和確定「束脩」一詞的具體涵義,故不免牽強。此其一。
其二,「束脩」作物解,與孔子注重「禮節」的心理相悖。孔子所提倡的「約之以禮」,其主要內容無非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而古代饋贈禮物男女有別,《左傳》莊公二十四年記載:「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女贄,不過榛栗棗脩。」由於孔子的弟子中並無女性,可以設想,如果孔子接受了這些作為敬師之禮的「束脩」,不就違背了其所重視的「禮」?所以,以束脩作為敬師之禮不符合當時的生活情況。《論語偶記》著者說:「邢疏引檀弓、少儀、穀梁傳所云束脩,但言賜人問人,不言為贄。脯脩是婦人相見之物,男子無之。」康有為《論語注》承其先師朱九江的看法,也認為「惟女贄乃以脯脩,學者無之。後儒誤以解此經,則大謬。」以此可知,在孔子時,或說在孔子的私學裡,弟子(男性)以束脩為敬師之禮並不合適。
ADVERTISEMENT
其三,言「束脩」為「束脯」,也與《論語》一書所反映出來的孔子的一貫思想不合。孔子所憂慮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述而》),所自負的是「誨人不倦」(《述而》),自處之道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儘管艱苦,卻別有樂趣,所以他常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八佾》),又說「君子固窮」(《衛靈公》),從中可見,財禮是孔子所輕視的,因為倡「仁」的人必「愛人」,而「愛人」之人必輕財。
二、「約束修飭」義辨
持此說的註疏家在訓詁之餘,由於較好地注意了「束脩」一詞與句中其它詞語的聯繫,使整句話意能貫通而下基本無礙。由康有為在《論語注》中對此話的詮釋,可見一斑:「則凡束身修行之士來請問者,聖人未嘗不誨之。蓋聖人有教無類,其不屑之教誨者,是亦教誨。然而雨露不能蘇已枯之草,巧匠不能雕已朽之木,苟無向上之志,雖誨何益?惟必有可施教之地,而後可望其有其成也。」簡而言之,「凡能主動地、嚴格地要求自己而又不斷上進的人,我從沒有不教誨他們的。」(註:姜可瑜《〈論語〉「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正義》,載《中國語文》1983年第5期。)
較之第一種觀點,此說似乎言之有理,好像也不違背孔子的一貫思想,但我們以為,此解也非最佳解釋。前說過於重「束脩」本義的訓詁,而忽略了語境的考慮;此說雖無前說之短,但在詁訓詞義時只注意了歷時面而忽略了共時面,最終導致了釋義之誤。
第一,釋「束脩」時,此說多以後漢史書為據,如康有為所引的材料就是如此。毛奇齡的《四書剩言》曰:「近儒以漢後史書多有束脩字,作約束修飭解,如鹽鐵論桑弘羊曰:『臣結髮束修。』無和詔鄭均:『束修安貧。』三國魏桓范薦管寧:『束修其躬類。』」我們認為,以這些材料來解「束脩」一詞不妥。因為語言總是歷時地發展變化著的,不同時期對某字的用法和註疏會有所發展、變化。所以儘管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孔門之學在兩漢影響甚大,但以後漢材料為主要依據來論證幾百年前春秋戰國時代《論語》的詞義,則並不完全正確。而且,與《論語》處於同一共時面的《左傳》、《孟子》、《荀子》和《莊子》等著作中,出現寥寥的「束脩」一詞,沒有一次作為「約束修飭」解,可見「約束修飭」義在春秋戰國時尚未形成。
第二,學者對「行」、「上」兩字的誤解,使在語境中釋「束脩」時產生了偏差。
先看「行」字。由於第一說已證明不成立,故「行」在此句中不作「持」解。但我們也不同意把「行」解作「進行保持」。我們認為,此「行」當為「行年」的省文。
行:「《說文》:『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象四達之衢,人之所行也。』」(註:《漢語大字典(縮影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第341頁。)由「人之所行」、「人之步趨」不難引申至「經歷,經過」,而這一引申義在春秋戰國時代使用頗多。如《國語·晉語四》:「文公問元帥於趙衰,對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由韋昭注「行,歷也」,可知此「行年」顯而易見應作「經歷過的年歲」講,即指當時年齡。「行年五十」也就是說現年五十歲。可見,古籍中「行年××」是一種表年齡的固定套語。先秦典籍中有很多例句亦可證明這一點,如《荀子·君道》「夫人行年七十有二」,如《莊子·達生》「行年七十」、《天運》「行年五十有一」等皆是。
所以,「行」是「行年」的省略說法可以成立,而孔子言「行束脩」即「行年十五」,它與《莊子》、《國語》、《荀子》中的「行年××」是一致的,只不過「行年××」是一般用法,而「行束脩」是孔子語言個性化特點的表現。
再看「上」字。持此說者認為,「上」字意為「日漸進也」。但在《論語》一書中,除此處外,「上」字共出現24處,而在這24處中未有一處與此用法相同。在其它先秦典籍中,「上」字作此解的也甚少。「上」在此句中的「上進」義有待商兌。上,《說文》:「高也」;《廣韻·養韻》:「上,登也,升也」;《易·需》「雲上於天」,陸德明《經典釋文》:「上,升也」。「上」既有「升」之意,我們認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中的「上」就應作此解,即往上,作動詞用,表品第、數量、時間、級別、位置等在某一點之上。「束脩」若作年齡解,「以上」則謂十五歲往上(可包括十五歲)。
綜上兩點所述,可知「束脩」為「束身修飭」說不確。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對於第一次前來求學的人,何以知其是潔身修行、努力向上之人?既不能知求學者之慧之德,以「仁禮」著稱的孔子怎麼會藉口拒之?故孔子所教者,並不局限於潔身修行者。凡是成童(十五歲者)或成童以上,只要來求學,皆可為孔子「傳道授業解惑」的對象。
三、「束帶修飾」說證
至此,我們認為,最佳解釋應取第二種說法,即把「束脩」釋為束帶修飾之意,並以此裝束代稱年齡。這不僅是由於有諸多的同類用法可證,而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如此理解,才能把「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順理成章地貫通下來,且符合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
(一)自漢代開始注釋古籍,《論語》中「束脩」作「束帶修飾」解,應是最早的說法。前引孔安國、鄭玄、何晏等經學家對於「束脩」的注釋,可初步認定「束脩」即束帶修飾,是年十五的裝束。古時按習慣男孩到十五歲左右束髮為髻,表示成童,並可以接受成童的教育。《大戴禮記·保傅》記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屢大節焉。」《漢書·食貨志》解「十五入大學」,而孔子亦曾自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可見「束脩」表示有年齡特點的「束帶修飾」的裝束是符合當時實際的。
(二)既然「束脩」是十五歲以上成童的特定裝束,那麼,在古籍中,以人的特定穿戴來指代人或人的年齡,這在修辭學上是一種很普通的方法。《論語》中就有數例,如《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鄭玄注「六尺之孤,年十五以下。」此即以六尺代稱未成童;又如《鄉黨》:「鄉人飲酒,杖者出。」此「杖者」即六十歲的老年人;再如《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冠」指戴帽子這樣一個裝束,這裡即用「冠者」稱成年人,表年二十,恰與童子(成童)相對。所以,可以肯定地說,用「束脩」表年齡同用「六尺之孤」、「冠者」、「杖者」表年齡一樣,是符合孔子的表達方式的。(註:參考馬蓮湘、聶鴻英:《束脩是什麼?》,《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第34頁。)
(三)從漢代開始,使用「束脩」表年齡的情況較多。例1, 《漢書·王莽傳》:「竊見安漢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之時,蒙兩宮厚骨肉之寵,被諸父赫赫之光。」顏師古註:「束脩謂初學官之時。」例2,《後漢書·伏湛傳》:「臣詩竊見故大司徒陽都侯伏湛, 自行束脩,訖無毀玷。」「自」作介詞,表自從義,與「訖」字關聯,意思是自從十五歲起,始終沒有壞名聲,沒有污點。例3, 《後漢書·延篤傳》:「且吾自束脩以來,為人臣不陷於不忠,為人子不陷於不孝。」「自束脩以來」與「自行束脩以上」相同。由此看來,作者認為此表示法合適,所以直接效法使用,這也說明此種用法在當時是客觀存在的。
古代學校有小學大學之分。《漢書·食貨志》說:「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記之事,始知家室長幼之學;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而知朝廷君臣之禮。」從仲尼弟子的年齡來看,長幼雖參差不齊,然都在十五歲以上。從孔子與其弟子平日所涉及的談話內容來看,討論多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這些都說明孔子所辦的私學相當於大學,也即十五歲以上(包括十五歲)的人學習之處。以孔子的「十有五而志於學」推於人,這自然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相一致。因此,「自行束脩以上」反映的是孔子收弟子的最低年齡限制。《孔子家語·本姓解》的說法或許也可以說明之:「孔子……凡所教誨,束脩已上,三千餘人。」
四、從「脩(修)」考釋看「束脩」義
在各類《論語》註疏中,「脩」字的寫法很不一致。儘管形體只有兩種,但由於其義的相互交叉,使其變得複雜——形同時義不同、義同時形不同。
1.「脩」形。有兩解:一作脯也,見朱熹《論語集注》、楊伯峻《論語譯註》、陳如勛《論語諸家異解辯證》等;二通「修」,作修解,見康有為《論語注》、馬驥齡《論語新詮》等。
2.「修」形。亦有兩解:一是飾也,多見於今人所注;二是通「脩」,作脯解,見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
我們認為,在最早的《論語》本中此字應作「修」寫(取飾義),但在歷代不斷的傳寫中以修為脩,遂生歧義之解釋。在上古,「脩」與「修」是兩個不同的字,「修」並不是「脩」的簡體字。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把兩字分屬兩個部首:「脩,脯也。從肉,攸聲。修,飾也。從彡,攸聲。」而從文字產生的源流看,「脩」與「修」的來源亦不同(註: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脩第476頁,修第315頁。)。
由於在許慎《說文解字》中「修」與「脩」尚未混用,漢代註疏家也就未將「束修」釋為「十脡脯」,以區別於《禮記》、《穀梁傳》中出現的「束脩」。而後在鈔書、註解的過程中,慢慢將「束修」與「束脩」混同;隨之,「修」與「脩」的某些義項也開始混用了。如脩可作修解,修也可作脩解。及至宋代邢昞等注《論語》時未能詳審,誤將《論語》中「束脩(修)」釋為從師之禮。後代許多學人從之,久之便「化謬為正」,以「脩」本義(脯也)取代了「修」本義(飾也),而「束修」原義倒鮮為人知了。
所以,「修」與「脩」不是古今字,許多字典詞典將兩字分屬兩條就可證明這一點。雖然,「修」與「脩」混用後,在某些混用的義項上,可構成臨時的異體字關係,但正如《集韻·尤韻》所說:「修,或通作脩」,兩字仍有重要區別。有的詞典將「束脩」亦作「束修」,那是不規範的。「束脩」與「束修」應是兩個詞。前者為偏正關係,後者為並列關係,在結構上就不一致。再從歷時面看,若區分「脩」和「修」,則兩詞的發展脈絡是分別獨立的,以《漢語大詞典》所列「束脩(修)」的義項為例:
束脩:十條幹肉(本義)
→古代入學敬師的禮物(唐開始使用)→借指薪俸(清開始使用)
→束載干肉→攜帶乾糧(魏開始使用)束修:束帶修飾(本義)
→約束修養(漢開始使用)
在區別了「束脩」與「束修」後,再從各義項形成的時間看,「束修」的本義——束帶修飾是適用於《論語·述而》篇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中的「束修」義的。
五、由語境看「束脩」義
「自××以上」是一種固定結構,與之相同的還有「自××以來」、「從××以下」、「由××以東」等。其中「自(從,由)××」是介賓詞組,作狀語;「以」是助詞,在句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音節,不表義;「上(下、來、東)」是動詞。
《論語》中「自」字出現20次,作副詞解的僅七次,如「自省」、「自訟」、「自辱」等;而作介詞解的有12次,如「自衛返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等。可見,在當時,「自××」格式已較普遍。
其他古籍中該結構使用的也較多。例如《左傳》文公十年:「宋公子鮑禮於國人,宋飢,竭其粟而貸之。年七十以上,無不饋也,時加饈珍異。」(「年七十以上」即「年紀從七十歲往上」);再如《左傳》哀公二十四年:「周公及武公娶於薛、孝、惠,娶於商,自桓以下,娶於齊。」《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自莒疆以西,請致千社,以待軍命。」可見,「自××以上」等句式在先秦時已是一種自身結構嚴謹的句式,可以用來表年齡、範圍、時間、處所等內容。
所以,孔子表年齡範圍,用「自行束脩以上」句式,恰好與「自××以上」句式的形式和內容相吻合。
至此,我們已對《論語》中的「束脩(修)」一詞做了集中探討,希望本文的結論——「束脩」即以束帶修飾代指年齡一說,能言之有據。同時,在做釋義過程中,有一點小小的啟發:漢字的闡釋必須認真仔細地剝落層層歷史塵埃,才能追索漢字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最初聯繫。
(原載《孔子研究》2000年第05期)
轉載: 漢語多功能字庫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bronzePiece.php?piece=%E8%80%8C
「人文電算研究中心」自開發《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網絡版、《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等網頁後,深受用者歡迎,使用頻次與日俱增。後者更於 2013年度優秀網站選舉中獲選為十大優秀網站之一。現在新推出的《漢語多功能字庫》,是在後者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除保留原來的「粵語審音配詞」功能外,還增加了下列三項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繫形」、「形義源流通解」、「英漢索引」等,目的是從資訊角度為當代的漢語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 古文字繫形:本網頁所指的古文字是甲骨文、金文和篆書,為求追本溯源,本網頁於各字頭下將力求全面羅列,以資參考。至於其他如陶文、帛簡等則只於特別情況下提及,而不予以重點收納。古文字繫形的目的是讓今天的用家能重新認識今日的漢字於「隸變」以前的文字結構。所謂「隸變」是漢字發展過程中極重要的一個過程,這過程中,人們為求書寫的方便和書寫規範的建立,一方面把許多本來迥殊的部件都統一為某一種寫法(隸合),另一方面也把本來同一個部件按其於不同漢字中的不同位置的配搭需要轉化為不同的寫法(隸分)。在「多變一」和「一變多」的雙重發展下,古文字中蘊藏的各種重要信息乃從此混淆不清。故本網頁於列出一些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時,特別以自行開發的「意義樹」圖式,為每一字的部件形構作認知上的辦別和展示,並以資料庫予以管理。
- 形義源流通解:西方普通語言學之父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除對漢語結構有深刻的理解外,對漢字的價值亦予以高度肯定。他曾宣稱說:「漢字的形體裡,自有哲學思想在其中」。本網頁在「古文字繫形」的基礎上,對大約二千三百個較常用的漢字按其甲、金、篆字形的結構及其演變作一盡量全面的解釋。解釋時,我們除了參考前人工作的心得外,特別強調應從「認知」的角度,對各字取得意義的理據及有關源流作最合理的說明,為方便參考,各字的「通解」將分「略說」及「詳解」兩部份。
- 英漢索引:近年許多用者都有一建議,希望我們提供從英語關鍵詞查取漢字的功能。由於我們暫無全面製作網上字典、詞典的計劃,所以有關的索引功能,目前只能於很有限度的條件下提供。辦法是我們先為每一字頭提供儘量多的英語解釋,並於解釋時辨別詞性,俾用者可藉英語搜查可能有關連的漢字字頭,以引起使用者能針對性地對注意一些潛在地相關的漢字,並選擇性以加以學習。由於這一工程尚未完成,部份漢字的英語解釋暫時借用Unicode 的有關信息以便操作,直到這些臨時的解釋被一一取代為止。
- 粵語審音配詞:「粵語審音配詞」是舊有的功能﹐旨在讓使用者能有效地判別某個漢字於某一讀音下應如何使用。本網頁主要參考黃錫凌編的《粵音韻彙》、李卓敏編纂的《李氏中文字典》、周無忌和饒秉才編的《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及何文匯和朱國藩編著的《粵音正讀字彙》,並把這四本書中所有大五碼漢字的粵音資料兼收並蓄。為了照顧香港的語言現實,我們把「香港語言學學會」諸君建議的口語讀音亦予吸納。本網頁參考了上述各家的意見,然後為資料庫中所有漢字之讀音作出建議,此之謂「審音」。然後,本網頁再按各字頭的每一種讀法配以若干詞例,藉此顯出相關的意義。配詞中如有特別費解者,則附簡單解釋;如遇冷僻字無法配詞者,則作簡單備注,以便理解。
- 其他:本網頁每顯示一漢字時,除顯示其字形、字義和語音資料外,還提供其他與該字有關的多種信息,如各種編碼,字典、詞書的頁碼(如《漢語大字典》、Mathews'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超連結(如《國語詞典》),和語文資料(如《康熙字典》、《說文》等)。至於本網頁的其他功能,用者可於網頁左側的超連結中瀏覽,或可參考本網頁的使用凡例。
- 本網頁繼續支援現在通行的粵語注音系統(共七種之多),用者可按自己的需要自行設定或更改網頁的注音系統。
鳴謝:本網頁「古文字繫形」方面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首先應感謝本校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何志華教授提供該中心開發的甲骨文及金文字形,以及睡虎地秦簡、馬王堆帛書中的完整的竹簡、帛書圖片和釋文。又本字庫自最早的開發階段起,一直受惠於曾任職浸會大學語言中心的 范國教授提供的漢字音節表,早期的資料庫骨架遂得以率先建立。本校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前導師陳京英女士曾義務參與本網頁之錄音工作。最後,本中心特別要感謝本校資訊科技服務處-ITSC同人(特別是教研支援及相關部門)自本中心創辦以還的全力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2016版權所有
禮記 經解第二十七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liejie/ch27.htm
--------------------------------------------------------------------
禮記 經解第二十七
---------------------------------------------------------------1.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禮記 經解第二十七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其為人也:
1. 溫柔敦厚,詩教也;
2. 疏通知遠,書教也;
3. 廣博易良,樂教也;
4. 絜靜精微,易教也;
5. 恭儉莊敬,禮教也;
6.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
1. 詩之失,愚;
2. 書之失,誣;
3. 樂之失,奢;
4. 易之失,賊;
5. 禮之失,煩;
6. 春秋之失,亂。
其為人也,
1. 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2. 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
3. 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
4. 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5. 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
6. 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