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聖人

三教聖人

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鲍鹏山】墨子,挑战帝国的剑侠(合集)

鲍鹏山 :孟子,指画天下的先知(上、下) 标清

(轉載)最可怕的是,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鲍鹏山,演讲)




轉載: http://money17988.com.tw/note-detail.aspx?aid=3538

最可怕的是,我們培養了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深度好文)

文化確實是一個能夠激發我們感情的崇高東西,它和知識是不一樣的。一個有文化的人,你會發現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懷,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和詩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們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識、技術、專業,唯獨缺少文化。我們培養了很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他們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話:知識就是力量。中國人耳熟能詳,而且對它很是認同。從歷史上看,1840年以後,中國面對西方的科學技術,不堪一擊,於是得出一個結論:落後就要挨打。這個落後,就是指科學技術的落後。從現實上看,如果今天我們不能用知識很好地答出一份標準化試卷,可能就讀不了好大學、好專業,找不到好工作,以更好地滿足自己物質的欲望。
無論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壓力,我們都知道知識太重要了。但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是,儘管知識確實重要,但知識也有局限性。
 
1、這根胡蘿蔔把他一輩子都拴死了
首先,知識是無限的。什麼叫知識?知識是對這個世界所有事實的認知。既然世界是無限的,那麼知識也是無限的,可悲劇的是人生是有限的。莊子就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世界是無限的,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世界所包含的無限知識,那我們的人生就會廢掉。
當知識不成體系時,它是無用的,只是碎片。舉個例子,曾有一家報社搞國學知識競賽,找了一批專家出了一套國學題目。題目出完後,編輯想讓我審一下。我看了5分鐘,對它的判斷就是6個字:無趣、無聊、無用。
比如有一道題目問:在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時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全場笑)這是非常嚴肅的知識。如果你專門研究宦官,把他們的生存狀況、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影響、作用都搞明白,你將會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專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這樣的知識碎片,對你一點用處都沒有。
還有一道題目:胡蘿蔔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如果你能把它變成系統的知識進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義的。但是假如一個人並沒有這樣的意願和目標,他只知道胡蘿蔔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這樣的知識對他不僅沒用,還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因為他知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答案,心裡一陣竊喜,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並且他特別想讓別人知道這一點。於是,他天天等著別人提問,以期收穫別人的敬佩。為了等到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飯的時候都點胡蘿蔔,(全場笑)別人吃得很香,他卻只等著一個問題。
這根胡蘿蔔把他一輩子都拴死了。
   
2、有不少人用瑣碎的知識,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德國哲學家尼采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什麼這麼聰明》。他的結論就一句話:我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有一次我坐計程車,司機正在收聽一檔知識競賽節目。節目中,主持人放了5個音樂片斷,每個片斷幾秒鐘,隨後提問:這5個音樂片斷,有2個片斷屬於同一首歌,你們誰知道?一個小夥子搶答說他知道,並且回答正確。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是:其中有2首歌出自同一張音樂專輯,你知道嗎?這時我緊張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說明他還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這一輩子可能就廢了。但是沒想到他真知道。(全場笑)這時我讓司機把收音機關掉。司機嚇一跳,問為什麼?我說:“它在侮辱我們的智商,並且在誤導我們生命的流向。”
這就叫無用的知識,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無用的知識。比如,很多人關心某個明星喜歡的顏色是什麼,星座是什麼,結了幾次婚,又離了幾次婚。當一個人把精力花在這些地方時,他可能獲得了知識,並且在飯桌上能與人聊天,但他會變得特別瑣碎。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警惕知識》。主要觀點就是,我們的生命本來就不可能佔有無限的知識。更可悲的是,無聊的知識會讓人生變得無聊,瑣碎的知識會讓人格變得瑣碎,甚至猥瑣。
孔子的學生子夏早就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但是“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即使是胡蘿蔔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這樣的知識,你可以拿來吹吹牛,但如果你老是把認知集中在這種資訊上,你的一生肯定不會有什麼成就。你用瑣碎的知識把人生變成了碎片,所以君子不為。
荀子曾提出過對知識的鑒別。他說有些知識是無聊的、無用的、無趣的,這樣的知識荀子有一個判斷,叫“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你知道了這樣的知識,並不能夠因此成為君子,你不知道這個知識也不會因此成為小人。有的知識對你的人生,一分都沒加,又何必耗費精力和時間呢?
但是在生活中,確實有不少人專心致志、興高采烈、興趣盎然地用瑣碎的知識,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3、實際上,在知識之外有一種更重要的東西
《列子》裡面有篇文章叫《兩小兒辯日》,在座的都讀過。兩個小孩辯論說,太陽早晨離我們近,還是中午離我們近。兩個人都有根據,說早晨近是因為早晨的太陽比中午大;說中午近是因為中午的太陽比早晨熱。
 
孔子活得真有壓力,他幾乎是那時候的“穀歌”和“百度”,大家有什麼問題都跑去問他。兩個小兒問孔子,但孔子沒法判斷。於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口吻諷刺孔子:“誰說你知識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識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價值。
這個思路顯然是錯誤的。在人生知識的考場上,誰能站到最後?我今天跟大家打個賭,我可以出一套100分的知識類題目,每道都有標準答案,但我能讓在座所有人都得零分。反過來,你們也可以給我出100分的知識類題目,讓我一分都得不到。
比如,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出過一道題,老師對學生提一個要求:“你現在問我一個問題,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要我回答不出來,第二是你必須要有標準答案。”很多人說這個題目太雷人了,可我就覺得出得很好。因為它告訴我們,在知識的考場上,沒有人可以站到最後。有一個聰明的學生馬上問:“老師,你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嗎?”(全場笑)
我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給大家出題,不需要費勁,就能讓大家都得零分。你們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嗎?知道我祖母的名字嗎?知道我祖父的二大爺的名字嗎?在座的誰能答出來,今晚我請客。(全場笑)可見,知識可以把任何一個人打倒。
如果要算知識的總量,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你們的知識總量都超過孔子。比如說,我可以出電腦、物理、英語、數學之類的題目,孔子肯定答不過你們。
但我們就比孔子的境界高嗎?這就要思考另一個問題了:決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識的總量,而是另外一種東西。孔子自己早就說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有知識嗎?不,沒有。蘇格拉底也曾經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
他們說這些不是謙虛,只不過說出了一種真相。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裡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該允許自己的無知,也應該寬容別人的無知。
你看我不順眼,給我出一道數學題。我為了防備下一次再有人給我出數學題,於是我天天學數學,學了10年以後,解放日報文化講壇大概已經到6800期了,我終於有勇氣上臺演講,突然又有人說:“鮑老師,我這有一套物理題。”(全場笑)你不會這樣幹,對不對?因為你們會寬容我的無知,我們也會寬容他人的無知,但是有種情況是不能寬容的,那是什麼呢?沒有良知。
  
4、沒有知識可以被寬容,沒有良知不可以被寬容
我們遇到標準化的試卷,回答不好沒有問題,但是涉及良知判斷、是非判斷、善惡美醜判斷,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我講一個故事。有一位父親發現15歲的女兒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寫著:
“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天我和蘭迪私奔了。蘭迪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種花紋,只有42歲,並不老,對不對?我將和他住到森林裡去,當然,不只是我和他兩個人,蘭迪還有另外幾個女人,可是我並不介意。我們將會種植大麻,除了自己抽,還可以賣給朋友。我還希望我們在那個地方生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裡,也希望醫學技術可以有很大的進步,這樣蘭迪的愛滋病可以治好。”
父親讀到這裡,已經崩潰了。然而,他發現最下面還有一句話:“未完,請看背面。”
背面是這樣寫的:“爸爸,那一頁所說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學家裡,期中考試的試卷放在抽屜裡,你打開後簽上字。我之所以寫這封信,就是告訴你,世界上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現在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全場大笑)
這封信說明,一個人在知識的試卷上可以犯錯,甚至不止一次犯錯,一輩子犯錯,我們到老了都是無知的。但是在良知問題上,可能犯一次錯,我們就萬劫不復了。所以,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我們做不到什麼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價值判斷力,這一點還是應該儘量做到的。
今天中國社會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判斷力。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文化素養。比如,為了抵制日貨,很多年輕人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車,甚至傷害同胞的身體。他們帶著一腔熱血,以為在愛國,但實際上卻是在“礙國”。
為什麼一個帶著良好愛國熱情的人,會去做妨礙國家、損傷中國人形象的事?他們缺少的是什麼呢?良知。
知識就是力量,但我要告訴大家,良知才是方向。我們常常說落後就要挨打,我還要告訴大家,野蠻也會招打。
 
 ㄤ

传统中国道德、制度与权力 鲍鹏山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百家讲坛_孔子是怎样炼成的01_圣人的成长—鲍鹏山.2010.02.14

(轉載):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轉載):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http://blog.xuite.net/chun.hung693/twblog/155961117-%E5%8F%B8%E9%A6%AC%E8%AB%87---%E8%AB%96%E5%85%AD%E5%AE%B6%E8%A6%81%E6%97%A8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旨曰:
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
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
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翻譯: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旨曰:

太史公從師唐都學習天文,從師楊何學習易經,從師黃子學習道家理論。太史公在建元至元封年間做官,他憂慮學者不能通曉各學派的要義而所學悖謬,於是論述陰陽、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說:
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
周易·繫辭傳說:「天下人同樣在追求治世,而謀慮的方法卻各有不同;想達到的目的相同,而採取的途徑卻不一樣。」
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於如何達到太平治世的學派,只是他們所遵循依從的學說不一樣,有的能理解,有的不能理解罷了。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我曾經私下研究過陰陽之術,發現它注重吉凶禍福的預兆,禁忌避諱很多,使人受到束縛並多所畏懼,但陰陽家關於一年四季運行順序的道理,是不可丟棄的。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儒家學說廣博但缺少要領,耗費氣力卻少有功效,因此該學派的主張難以完全遵從;然而它所序列君臣、父子之禮,夫婦、長幼之別則是不可改變的。
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墨家儉嗇而難以遵從,因此該派的主張不能全部遵循,但它關於強本節用的主張,則是不可廢棄的。
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卻刻薄寡恩,但它辨正君臣上下名分的主張,則是不可更改的。
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
名家使人受約束而容易失去真實性;但它辯正名與實的關係,則是不能不認真察考的。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合乎無形之“道”,使萬物豐足。道家之術是依據陰陽家關於四時運行順序之說,吸收儒墨兩家之長,撮取名、法兩家之精要,隨著時勢的發展而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良好風俗,應用於人事,無不適宜,意旨簡約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
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
儒家則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導,臣下應和,君主先行,臣下隨從。這樣一來,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得安逸。
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至於大道的精要,則是捨棄剛強與貪欲,去掉聰明智慧,將這些放置一邊而用道術治理天下。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身體和精神受到擾亂,不得安寧,卻想要與天地共長久,則是從未聽說過的事。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陰陽家認為四時、八位、十二度和二十四節氣各有一套宜、忌規定,順應它就會昌盛,違背它不死也亡。但這未必是對的,所以說陰陽家“使人受束縛而多所畏懼”。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重要規律,不順應它就無法制定天下綱紀,所以說“四時的運行是不能捨棄的”。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儒家以詩、書、易、禮、春秋、樂等六藝為法要,而六藝的本文和釋傳以千萬計,幾代相繼不能弄通其學問,有生之年不能窮究其禮儀,所以說儒家“學說廣博但缺少要領,耗費力氣卻少有功效”。至於它序列君臣父子之禮,夫婦長幼之別,即使百家之說也是不能改變它的。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墨家崇尚堯舜之道,談論他們的品德行為而要求仿效:“堂口三尺高,堂下土階只有三層,用茅草搭蓋屋頂而不加修剪,用櫟木做椽子而不經刮削。用陶簋吃飯,用陶铏喝湯,吃的是糙米粗飯和藜藿做的野菜羹。夏天穿葛布衣,冬天穿鹿皮裘。為死者送葬只做一副厚僅三寸的桐木棺材,送葬者慟哭而不能盡訴其哀痛”。教民喪禮,必須以此為萬民的統一標準。假使天下都照此法去做。那貴賤尊卑就沒有區別了。世代不同,時勢變化,人們所做的事業不一定相同,所以說墨家“儉嗇而難以遵從。”但墨家學說的要旨「強本節用」,則是人人豐足,家家富裕之道。這是墨子學說的長處,即使百家學說也是不能廢棄它的。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法家不區別親疏遠近,不區分貴賤尊卑,一律依據法令來決斷,那麼親親屬、尊長上的恩愛關係就斷絕了。這些可作為一時之計來施行,卻不可長用,所以說法家“嚴酷而刻薄寡恩”。至於說到法家使君主尊貴,使臣下卑下,使上下名分、職分明確,不得相互逾越的主張,即使百家之說也是不能更改的。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名家刻細煩瑣,糾纏不清,使人不能反求其意,一切決取於概念名稱卻失棄了一般常理,所以說它“使人受約束而容易喪失真實性”。至於循名責實,要求名稱與實際進行比較驗證,這是不可不予以認真考察的。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道家講“無為”,又說“無不為”,其實際主張容易施行,其文辭則幽深微妙,難以明白通曉。其學說以虛無為理論基礎,以順應自然為實用原則。道家認為事物沒有既成不變之勢,沒有常存不變之形,所以能夠探求萬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後物情的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主宰。有法而不任法以為法,要順應時勢以成其業;有度而不恃度以為度,要根據萬物之形各成其度而與之相合。所以說“聖人的思想和業績之所以不被磨滅,就在於能夠順應時勢的變化。虛無是道的永恆規律,順天應人是國君治國理民的綱要”。群臣一齊來到面前,君主應讓他們各自明確自己的職分。其實際情況符合其言論名聲者,叫做“端”;實際情況不符合其言論聲名者,叫做“窾”。不聽信“窾言”(即空話),奸邪就不會產生,賢與不肖自然分清,黑白也就分明。問題在於想不想運用,只要肯運用,什麼事辦不成呢。這樣才會合乎大道,一派混混冥冥的境界。光輝照耀天下,重又返歸於無名。大凡人活著是因為有精神,而精神又寄托於形體。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形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形、神分離就會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復生,神、形分離便不能重新結合在一起,所以聖人重視這個問題。由此看來,精神是人生命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依托。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卻侈談“我有辦法治理天下”,怎麼可能呢?